![](/uploads/allimg/220512/0Q6462125-0.jpg)
《尚書》曰:“樹德務滋”。恒星科技學院景觀建設基于學校“寓德于景,以景育德,日以滋之,常以養(yǎng)之”的景育理念 展開。學校主要景觀區(qū)包括五優(yōu)園、文園、明園等,具體景觀包括自強廣場、中天苑、至圣臺、百步階、齊賢園、半月 谷、丹靈湖、圖書廣場、文初泉、綠蘭文苑、旗紅樓等。
◎ 自強廣場和火炬廣場
自強廣場位于學校南大門,臨九水東路,取義《易經· 乾》,象征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,亦即恒星 自信自強之精神。廣場東西兩側分別矗立五根、九根 石柱,名為“鳳麟柱”(“鳳麟柱”請見本手冊第25頁)。 火炬廣場位于學校北大門,臨金水路,取義《易經· 離》,象征文明照臨,又以火炬象征恒星對事業(yè)與精神 薪火承傳之愿望。此外,學校南北大門因分別位于自 強廣場和火炬廣場,故分別名為“自強門”、“火炬門”。 自強廣場取乾而在南,火炬廣場取離而在北,南北呼應,整體形成同人之象,象征恒星人同心同德之精神,象征恒 星科技學院為追求文明之進步與傳播而同心同德、自信自強,薪火承續(xù)、生生不息。
◎ 恒星大道和創(chuàng)業(yè)大道
恒星大道和創(chuàng)業(yè)大道是縱貫恒星的兩條主干道,其中恒星大道 象征治學之道,創(chuàng)業(yè)大道象征力行之道。 恒星大道的“大”,取意源自李斯·《諫逐客書》的“泰山不讓土壤, 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擇細流,故能成其深”,表達了我校有教無 類、個個成才的教育理念和廣納賢良、兼容并包的治學理念。 創(chuàng)業(yè)大道的“大”,取意源自《易傳》的“富有之謂大業(yè),日新之謂 盛德,生生之謂易”,體現著我校“把學校辦成經理人的學堂、企 業(yè)家的搖籃”之辦學初心為學校注入的與生俱來的培養(yǎng)學生創(chuàng) 新精神、創(chuàng)業(yè)能力的基因。